近日,外科二病区到处弥漫着中药的香气,在孙园园护士长的带领下,护士们开始规范开展中药竹罐疗法。通过掌握药物竹罐疗法最适宜的温度,既能避免烫伤皮肤,又能使药力发挥最大的作用。很多患者,在经过几次中药竹罐治疗后,身上的不适感都有所缓解,对该疗法都赞不绝口。
什么是中药竹罐
竹罐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遗产——拔罐疗法中的一种,在隋唐的医籍《外台秘药—卷四十》中就有关于用竹罐吸拔的详细描述,此法沿用至今已上千年,属中医外治法之一。选制的1~2年生坚固的细毛竹(斑竹)节,在剥去其外表皮(篾青)后半机械加工制成一端有节密闭、一端开口的不同规格的竹罐(竹管),小的竹罐直径只有0.7cm,故不仅可以用于肩背及肌肉丰满之处,而且也可以用在腕、踝、足背、手背、肩颈等处,吸附力大,热力强,治疗范围广泛。这一点是玻璃罐所无法比拟的,因为小口径的玻璃罐吸附力相对较差,对于一些病变部位在肘、膝、腕、踝、指趾关节或颈椎病患者,竹罐有明显优势。
通过中药煎煮后,罐内遗留膨胀的热气,气体在冷却过程中产生负压,大气压使罐口吸附于人体不同部位或经穴,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以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驱邪止痛、去瘀排毒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目前,外科二病区已成熟开展该技术。中药竹罐以“简、便、验、廉”的效果、明显的临床疗效,颇受病区患者欢迎。
中药竹罐的作用机理
竹罐疗法产生的作用属于一种动脉性充血(或称填空性充血),主要表现是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含量增多,器官或组织轻度肿胀,体积略增大,此症状很快或一段时间之后可自行消失。这种改变对于机体是有利的,由于局部小动脉扩张、血流加快、温度升高,物质代谢增强,使局部的血液循环中氧及营养物质供应增多,并运走淤积的代谢产物。另外,竹罐疗法在应用时一般与药物相配合,既可以直接通过负压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亦可以通过吸拔起皮肤时透过张开的毛孔将药物蒸汽渗透到局部组织,起到局部的熏蒸作用,形成双重功效,加强治疗作用。用中药煎煮的竹罐,药物与拔罐相结合,达到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调整气血、扶助正气、祛除病邪之目的。中药竹罐疗法集拔罐、热疗、药疗于一身,施罐无痛、见效快、疗效好,被众多医家所推崇。
中药竹罐疗法的适应症
中药竹罐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外感风寒湿邪、外伤劳损等原因所致的肢体不同部位的痹症,如:颈椎病、腰背痛、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脂、高血压、月经不调、感冒咳嗽、哮喘、肺炎、胃腹疼痛、吐泻泛酸、便秘、疖痈不同阶段(未成脓时可将郁滞毒气吸出,令气血通畅瘀肿消散,已成脓时也可托毒排脓减轻症状)、毒虫咬伤等。